• 会员登陆
  • 用户名:
  • 密码:

日本人眼中无可替代的制服文化

发布时间:2013-11-15
  制服的变迁
 
 
  日本的初高中生大多会穿学校规定的“制服”。虽然也有可穿便服的初高中和规定穿制服的小学,不过都是少数。黑色、藏青色是常见的制服颜色,夏季和冬季制服价格为2~3万日元、4~5万日元一套。制服也算正装,出席葬礼时也常有穿制服的人。
 
  日本学校自19世纪后期开始采用制服。这是因为比起和服,行动方便的洋服更为大众所需。之后便以军服为原型设计了男生的立领装(解读立领装>>)和女生的水手服(揭秘水手服>>)。而且当时的日本贫富差距比现在大,为了体现学生平等,也需要统一制服。
 
  20世纪60年代,学生们以“制服是管理学生的工具”为由掀起反制服运动,实际也有几家学校在这一时期取消穿制服的规定。但后来运动偃旗息鼓,西服式套装、夹克等时髦制服反而大受欢迎。现在,穿便服的学校中也有引入制服的,有着可爱制服的学校会成为很多学生的升学目标。
 
  另一方面,重视时尚的着装也招致了“裙子太短”等恶评。部分学校对此类着装不检进行严厉教导。老师会用尺子量学生的裙子长短,在校外也会监视学生。
 
  “各个学校对制服的看法不同”,在《高中生报》编辑西健太郎看来,“有的学校会严格取缔,也有学校自由到允许学生穿私服。就整体趋势来说,东京比外地自由,公立比私立学校自由。”
 
  “制服有着掌控学校氛围的力量”,这是西桑分析制服效果后得出的结论,他还表示,“学校秩序混乱的时候,如果加强头发、制服和迟到的管理,确实能让学生静下心来。因此我能理解为什么会有严厉取缔的学校。”
 
  “老师告诉我们,出去玩的时候要穿制服”,大分县出身的竹田志织说,“所以谁只要一捣蛋,马上就会暴露你是哪个学校的学生这一点,起到了刹车的作用”。
 
  竹田同学的学校当时流行把扎头上的发带收短,“班上有个同学是时尚风向标,于是大家都模仿她,把发带收短会造成一种视觉上的错觉,让你显得高一点。”
 
  不过竹田同学却没有跟风,“我个子高,觉得长丝带更合适。大家都穿相同的制服,反而会激发出一种对自我特色的坚持吧。我研究过符合自己身材的着装,也曾在看到别的学生后萌生‘这么穿看上去这么不检点啊,我也要注意’的想法,最终学会如何客观地看待自我。”

推荐新闻


资讯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孙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