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陆
  • 用户名:
  • 密码:

海外华人子女教育的10大困惑(下)

发布时间:2012-08-19


  上次谈到了海外华人子女教育所面临的五大困惑,今天我们继续讨论另外的五大困惑:

  一、关于专业与职业选择问题。华人关心自己的孩子升学,核心就是两个问题,一是上什么大学,二是读什么专业。专业和职业固然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很重要,但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严重,特别是在国外,大学所开设的每一个专业都有其对应的社会需求,而且各种职业基本上都是完全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现在无论是出国留学还是华人孩子在专业与职业选择上有两个很不好的现象:一是学生没有自己的专业倾向和职业爱好,缺乏职业成长发展规划;二是父母干预太多,但缺乏真正有效的引导。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华人孩子一窝蜂式地填报所谓的“热点”专业和将来想办法进入比较体面的行当,比如现在选读经济、金融、工商管理、国际关系等偏文科的学生明显增多,不少人希望毕业后能进入金融领域或从事管理工作,这显然是存在很大误区,也不切实际的。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这些偏文的专业除非特别适合自己的特点,否则将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就业都是很难的。对此,我个人认为: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专业和职业选择,并提前注重这方面的培养(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和引导(在学校主动与辅导员多沟通等),另外出国读书和华人在海外发展,还是应该先多学理工科的专业为好,这样将来发展起来的弹性较大。

  二、关于课外活动问题。国外教育和国内教育本质的不同就是一个是偏重能力培养,一个是偏重知识灌输,而表面的差异就是是否有丰富的课外活动和动手课程。中国家长即使重视孩子课外教育的,也大多是让孩子参加一些文化类补习课程,对于其它的有助于身心灵成长和综合素质提升的课外活动则兴趣不大,比如各种各样的校内外俱乐部和远足游学活动等,包括国外私立中小学好在哪里,很重要的一方面也是在于此。上面提到的中国学生专业兴趣和职业意识不能顺利地建立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中国学生缺乏广泛而深入的课外实践活动。另外,在国外教育中,学生之间拼的其实主要是课外活动的能力(或者说校外学习),单纯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课外活动不仅扩大知识面和学生视野,还特别有助于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所以,我个人认为:在海外学习,一定要想办法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一定要规划好自己的课余时间(包括假期的安排),要充分利用好国外丰富的教育资源,千万不要以为只是学习成绩好就行,更不要成为宅男宅女,或者每逢假期就飞回中国的安乐窝,那样出国留学和在中国读书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三、关于参与义工活动和勤工俭学问题。现在可能是中国人越来越有钱和独生子女等问题使然,中国留学生边上学边打工或者完全靠自己勤工俭学而完成学业的学生越来越少了。尽管国外大学录取时,都要看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情况,但很多留学生或者是华人孩子都临时抱抱佛脚,纯粹是为了达到升学要求而参与一点社会活动,或者由家长刻意代为设计一些活动,甚至还有不少的造假现象,这样最后无疑是害了学生本身,因为参与社会活动和勤工俭学就是最好的锻炼,比单纯的课堂学习更有意义,无论是对学生的成长还是将来就业等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有一位朋友的孩子在UBC读书(几年前她随父母移民过来,在UBC同时读两个专业),去年大二就开始在校内的星巴克打工,每周工作20多个小时,常常早晨4点钟就起床上班,真是很辛苦,但却很让人敬佩,这样的孩子一定是很有出息的。对此,我认为,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会义工活动,并且在大学阶段尽可能地多打工多实习,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体验生活、增强能力,这样的出国留学才是最有价值的。

  四、关于就读大学与职业学院的问题。国内学生都是考不上大学才不得不就读职业学院,海外华人家长也很类似,都尽力促使孩子以上大学(university)为升学目标,也不屑于更多的各种各样的college(职业学院或社区学院等,并非美国的文理学院),这也是一个典型的教育误区或者说中外教育与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在国外,选拔人才并不特别看重一个人的初始学历,而是看其最终的学历;另外国外就业重视能力和看重职业资质,而不是一纸文凭。现在,有不少中国学生在国外二、三流大学毕业了,可是却就业无门,还需要到职业学院再学技能再考专业证书才能走入职场,无疑就是最好的嘲讽。再者,很多技术移民到了国外,不管原来是国内什么名校毕业,或者是硕士、博士的,都往往需要再到这些学院里重新学习专业技能和考取当地的职业证书,才能以此去寻找工作。因此,我个人觉得,有能力上大学固然可喜,但是选读职业院校也是大多数学生应有的选择,不必厚此薄彼,一定要切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才是;而且随着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只要想读大学,何时都不晚。

  五、关于孩子的爱情和婚姻问题。这可能不完全算是一个纯粹的教育问题,但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教育问题,因为所有的教育都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婚姻往往比事业还重要,找伴侣比找工作难得多。这个问题也是一个大问题,非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或者说很难有一个共同认可的标准。我想,这里最关键的是对孩子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方面的教育,这也需要趁早做起,潜移默化地影响,非常遗憾地是中国家长都不懂或不知道该如何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另外,有两个现象需要引起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一是中国学生(包括移民不久的华人孩子)早恋现象越来越普遍,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二是大龄“剩女”越来越多,特别是到海外读书的女学生更很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对此,我觉得,家长要多注重对孩子爱情观和婚姻观的教育(这方面身教重于言传),而何时谈恋爱倒是相对次要一些(对于出国读研的女大学生来说,最好能在出国前就已订好了终身大事);另外对于跨国婚姻(指不同种族的联姻)要格外的谨慎,这很多是表面看起来很美,其实很不容易白头偕老的。

  关于出国留学乃至海外华人子女教育方面还有很多可以探讨的地方,我只是结合这两年在国外的观察和调研,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并希望有条件送孩子出国读书或者已经身居海外的华人家庭,能够既重视子女教育,又懂得如何教育,争取把下一代都能培养成两个一致:兴趣与事业一致,爱情与婚姻一致,这样无论上什么学校、做什么工作,都会成为一个快乐、幸福的人!



鑫泉出国全国品牌留学机构,提供最新留学资讯,为您成功留学不遗余力!如有疑问欢迎拨打以下咨询热线:

大连咨询电话:0411-82551880
沈 阳咨询电话:024-23286508
太原咨询电话:0351-5228980
石家庄咨询电话:0311-89697888
鞍 山咨询电话:0412-5557323

资讯来源:鑫泉留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