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耘辉 加拿大站村长
■个人简介
朱耘辉,2001年移民加拿大
在刚刚结束的2010温哥华冬奥会的闭幕式上,加拿大著名歌手演唱的《枫叶永恒》向世界各地的观众介绍了加拿大最著名的特产——枫叶,在火红的背景的映衬下,片片枫叶讲述着加拿大的历史与文化。加拿大素有“枫叶之国”的美称,要想感受枫叶的魅力,不仅要在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秋季赏枫,还要在冰雪融化、春暖乍寒的初春品尝枫糖。
据统计,全世界三分之二的枫叶糖浆是由加拿大出产的,而在加拿大七千万棵可供采集树液的枫树中,目前只有一百万棵正在使用。这些正在“服役”的枫树大多遍布在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在每年的三月初至四月中旬的六个星期里,安省和魁省的气温平均在零下四摄氏度左右,白天上升到零摄氏度到五摄氏度,这种气候条件,特别适合枫树将根部贮存的淀粉转变成糖,再由树液运送到树干乃至树叶,满足其生长的需要。而加拿大人发现,只有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才能采集到上乘的树液,制作出加拿大著名的枫叶糖浆和枫糖。
现在,每年的三月初至四月中旬的六个星期里,安省和魁省的各个农场和省级公园都会举行“枫叶糖浆节”,让人们观看枫叶糖浆的采集和制作过程。
当得知位于安省的省级国家公园正在举办“枫叶糖浆节”的消息,我就背起相机开车赶了过去。公园离多伦多市区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我只需要付停车费就可以免费参加节日的各种活动。
传说,枫糖制作方法是由加拿大的土著印第安居民发明的,说是有一年春天,一个印第安小男孩在树林里玩,他看到一棵枫树皮有一处破裂,还流出了水一样的东西,他很好奇,于是舔了舔,感觉有点甜,正好他也渴了,所以就收集了一罐,想加热了再喝。结果他在加热的时候睡着了,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发现桶里的水没有了,只有一块棕色的“小石头”。这块“小石头”就是100%纯度的枫糖,从那以后印第安人就开始采集枫树的树液来制作糖浆和枫糖了。
加拿大政府对提供树液的枫树还有保护措施,政府明文规定,40岁以上的树龄的枫树才可以被用来采集树液。一般来说,40岁左右的枫树,直径25-39厘米的可以打一个洞,40-50厘米的可以打两个洞,51-65厘米的可以打三个洞,65厘米以上的可以打四个洞,但到此为止,不能再多打洞了。等采集季节一结束,工作人员就会把管子从挖的小洞里拔出来,让枫树慢慢愈合。
如果说二三百年前的枫叶糖浆和枫糖对加拿大人来说意义重大,那是因为当时它是唯一食用的甜味剂。而时至今日,枫叶糖浆和枫糖成为加拿大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则是因为在它们的背后,记录了一段传统与文化,这种传统与文化是专属加拿大的,同本次冬奥会闭幕式的主题演出“加拿大制造”中所出场的冰球、驯鹿、水獭一样,可以骄傲地称之为“加拿大专利”。
去年回大连探亲的时候,我曾带了一包枫糖给父母,他们和我一样,都感觉这枫糖“很土”,有点像国内七八十年代的硬块糖。然而此次枫叶糖浆之旅,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传统、一种历史痕迹……C09a
枫糖制作片段
收集树液
漂亮的讲解员在枫叶树旁详细介绍了印第安人采集树液的方法:他们先是用石斧在树干上割出一个“V”形,让树液顺着“V”形的尖角往下流,或者是在树干上钻个小洞,把小木管或是动物的小骨头插进去,下面再用木桶收集流出来的树液。
古老方法
一千前年,没有铁器的印第安人把树液倒进一个挖空的树槽中,然后在树槽边生个大火堆,将很多块大鹅卵石放进火里烧,他们会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停地把烧红的鹅卵石丢进树液中,直到它变成棕色的糖浆。
改进技术
三百年前,欧洲的殖民者带来了铁器,制作技术得到了发展:使用大中小三个铁锅,把树液倒进最大的铁锅,蒸一段时间后,树液由透明变成淡黄色,再倒入中号铁锅,等树液变成深棕色,再倒入小铁锅,几小时后,小铁锅里的树液就变成枫叶糖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