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们习惯了一种思维方式,尤其是勤勉的学生群体,他们相信:“只要我努力,我就可以成功”。可是,对于美国
签证这短短的3分钟,优秀的中国学生们却很难施展拳脚。如果,
签证只要口语好就可以过关,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将应付
签证的美国口语说的比美国人还流利;如果
签证只是看文件资料,我相信每个人的文件都可以在设计比赛上获奖;如果
签证只是排队,我相信有人会带着被子和枕头提前3天去门口占据最有利的地形。可是,美国
签证需要的不是以上这些,
签证官只会问你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比如让你说明为什么会回国,然后给你一个章(拒签章)或者一个条(去取
签证的凭据),好像真的没有什么道理,即使有道理,也是“214B——移民倾向”这个拒绝所有人的理由。
【学生申签背景介绍】
学生姓名:侯同学
背景:西北政法大学大三在读
学习专业:经济法
语言成绩:无
国外录取院校:福特海斯州立大学
语言程度:较差
学生就读的西北政法大学与美国
堪萨斯州立大学有合作办学的项目。西北政法大学3+1国际教育交流项目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的《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与美国堪萨斯州福特海斯州立大学合作开办的。《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是中教国际交流中心(CCIEE)和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AASCU)在2001年共同建立的提供多种本科专业学习的教育合作项目。《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可通过1+2+1,2+2,1+3,3+1等多种形式完成。美国福特海斯州立大学为该项目的首批合作院校。
侯同学是参加西北政法大学3+1项目的其中一位同学,与他在同一批
出国的一共有27名同学,一起来公司办理单
签证的业务。在其他同学都先后拿到自己的
签证,顺利通过面签的时候,侯同学依然在为自己下一次的
签证而努力着。
侯同学与其他几位同学的经历都不相同,他的英语基础不好,对英语感觉也没有其他人那样敏锐。本科学的专业是经济法对英语的涉猎不深,在准备
出国的这段时间也没有好好进行语言的准备。由于美国
签证是与其他国家都不相同的面签,也就是一对一面对面聊天式的挖掘和了解,所以每一个人在进行美国面签的时候都有一套个性的
签证方案来应对一系列美国
签证问题。一开始的时候文案老师就发现侯同学连很多基本的
签证问题都听不懂,所以针对他的自身情况为他量身定做了一套
签证方案。
首先,在为他讲解了一系列的
签证注意事项和
签证流程后,针对他的面签重中之重就是让他听懂英语。在
签证问题上反复带他练习,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问相同涵义的问题,让他对美国
签证的基本问题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和了解。
其次,学生的性格比较内敛,对自己的英语水平也很不自信,而美国
签证四大原则之一就是申签者一定要自信,要积极的表达自己,对自身
出国动机的必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在自己的英语基础没有别人好的情况下也要积极主动的准备,勤加练习,不轻言放弃,不因拒签产生沮丧自卑的心理。
最后,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只能在对项目解释和学校介绍的熟练度上逐步加强,但听力水平是不可能有特别的大提升的,所以在前三次的
签证过程中屡次因为听不懂
签证官的问话而导致
签证官发现学生的英语水平不行,从而质疑他赴美的学习能力。学生在第三次
签证被拒以后心情已经非常低落,但为了继续自己的学业,成功拿到毕业证,学生决定最后一搏,在材料上老师为他准备了一个杀手锏,对于他的自身情况作出了书面的说明。在恳请信中体现了学生学习项目的介绍对自身情况的解释,和对将来在美国学习英语的信心,向
签证官解释了如果不赴美学习就拿不到毕业证的现实。
终于,侯同学经历了这几次的磨练和最后一封恳请信的诚恳,终于打动了
签证官,成功获得了
签证。
【申签成功案例总结】
从这次案例中可以看出,美国
签证对于面签者的条件要求把握得还是很严格的,他们会确认赴美以
留学为目的的
签证者有足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再次忠告所有准备赴美
留学的学生,申请学校只是踏
出国门追求梦想的第一步,扎实的语言能力才是为你的梦想插翅飞翔的助推剂,不要忽视美国面签的准备工作,这有可能成为你梦想中的风景也有可能成为你梦想的绊脚石。
侯同学的案例也让我们发现拒签并不可怕,重要的事在拒签之后找到自己的不足,如何弥补并且做出合理的解释方案,这也给予其他有过拒签历史的同学以希望的曙光,只要找到缺陷,积极弥补,做好策略,准备得当,材料充分,多签被拒也是有签过的可能。
坚持梦想,努力拼搏,才能扬起梦想的风帆,在大海上乘风破浪。就像被贝多芬时时听见命运的敲门声;就像爱迪生刻刻点亮人生的明灯;像莱特兄弟,相信自己会飞,就一定能翱翔在蓝天之上一样。抱定梦想,坚持不懈,
美国大学的大门将始终为你敞开!
特别声明:此文章为鑫泉公司原创文章 如有转载请注明鑫泉
留学及作者姓名
如果您对以上内容有任何疑问,请
点击这里获取在线帮助,手机用户
点击此处访问。免费咨询电话4000-151-808。
(鑫泉留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