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转述李晨的来信内容:
转眼之间,来美国快2年了。具体的体会,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同,我自己甚至不知道怎么样用语言描述。但是,无论怎样,这些在异国他乡的酸甜苦辣都会成为人生的财富。
来美国的准备
1. 心态
心态永远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做好了来美国吃喝玩乐的准备,那我觉得你还是办一个旅游签证比较合适,即使你家财万贯,总有一些困难还是你想象不到的。
当然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也不能说你成功了一半,只能说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会显得从容一些,冷静一些,这样可以帮助你找到好的解决方法。
2. 住宿问题
你有朋友在当地,而且愿意帮忙,这条可以忽略不计。当然住校的也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鑫泉的工作人员也会帮你介绍一些临时的住所。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加入当地学校的中国maillist。它其实是一个邮箱——所有在这个学校学者学生都可以申请加入,每个加入他的人都可以向着信箱里面发邮件,而这个邮件会通过这个maillist向他的所有用户发送一份。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租房的信息。尤其在新生入学的时候,每条邮件基本上都是关于租房的。这个邮箱组织叫CSSA(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ars Association),有中国人的学校都会有(极个别野鸡大学除外……)
还有就是美国租房大多都要签一年的合同。所以说要小心的选择,比较一下,否则会住在一个很贵而且很糟糕的环境里面一年。
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利用各种方法先找一个可以暂住的地方,然后多看看多比较后在做决定。
3. 带的东西
带什么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只说有些东西在这边不太好弄的。
隐形眼镜——正常渠道在美国要配这个东西要医生的证明,比较麻烦。
如果到的是美国乡村(比如像Dartmouth、UMN这种学校),多带点吃的吧,也许你要很久才能找到一家中国超市。
来美国的学习生活
1.语言
上课,其实是你练习语言最好的场所,在国内你可以不预习不复习,在美国你必须这样做,其实是件好事,逼迫你不得不去学习。当然,在你跟上了老师的授课过程,你就会发现你确实在智商上比美国学生有优势。
平日生活中,最好多参加些美国人的活动,我不是说不去参加咱们自己人组织的,但是如果只是跟说汉语的朋友说话,你的语言永远不会提高,仅仅会停留在跟人打招呼的层面。
2. 学习打工
美国的物价收入比还是比较合理,如果你有能力在学校谋得“一官半职”,或者在保证学业的情况下在外打工,生活费实在不是什么问题。
3. 其他方面
有人说在美国生活很寂寞,至少我在学校的时候没有感觉到,秘诀在于:keep yourself busy, 其实真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也有很多的东西需要做。不要成为被逐渐加热的水烫死的青蛙。
总之,在美国就像做过山车,你必须努力地爬到那个顶端,才能有俯冲下来的精彩和刺激。Anyway, good luck to all of us.
供稿人:鑫泉美国文案王媛(更多精彩文章欢迎登陆博客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