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陆
  • 用户名:
  • 密码:

美国研究生申请超全攻略

发布时间:2011-12-14
  概述

  随着近年来美国签证越来越容易,每年都有大量的留学生将美国作为目标国,而且数量也越来越多。在当今互联网日渐发达的背景下,留学人群对于美国留学的基本流程和要求都已经了解很多,但在整个留学申请过程中,仍然有不少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或有不了解的常识。本文重点针对美国大学研究生申请过程中最常出现的误区以及最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做一介绍,并提出应对这些问题的技巧,以期望对准备留学美国的大学生们提供参考。

  选校

  美国的各种大专院校超过了4000所,接受国际学生的学校数量也达到了3000所左右,如何从数量如此庞大的学校中选出真正适合自己的学校,是让无数留学申请人从一开始就纠结不已的问题。学校数量众多,要参考的信息也种类繁多,很多人在想,如何能有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或工具帮助自己选校。而USNEWS给出的美国大学排名,正是这样一个看上去可能省去申请人很多麻烦的参考工具。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一排名对申请人选校的帮助是值得肯定的,可以说,离开了USNEWS的排名,我们真的很难进行选校这一工作。

  然而这一排名也有其不科学之处。在所有决定排名数字的参考标准中,有一项叫Peer Assessment,即同行评价。这是要求大学的校长或其他高级管理者对其他学校的学术声望进行评估和打分。显然,这一标准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尽管各校长会尽量做到公正客观,然而这是一个无法被量化的判断。就是这一标准,对一个学校的最终排名起到了25%的作用。美国的一些文理学院曾联名拒绝在USNEWS的问卷调查表中填写同行评价这一栏,并一直向其他大学的校长提出这一建议。斯坦福大学的校长也曾写信给USNEWS,批评他们排名中这一评判标准对学生了解一个大学的真实学术水平产生了误导,对很多大学来说是不公平的。斯坦福大学也因此拒绝对任何其他大学做出同行评价。

  尽管USNEWS排名遭此诟病,但这并不影响它在中国留美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而在美国,这一排名却通常只受到成绩拔尖学生的青睐。而就算是青睐,他们也只是将排名作为划定学校范围以便进一步深入了解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通常来说,除开排名之外,美国学生在选校时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1. 学校的地理位置
  2. 学校在当地的声誉以及学生群体中的口碑
  3. 院系的教学软硬件
  4. 教授的背景、学术动向
  5. 学生社团活动的情况
  6. 校园环境与学生的生活设施与条件

  如果留学美国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在美国找到工作,甚至是今后能够长期生活或移民,那么在选校时,完全没有必要将学校的排名看待如此重要。不少中国的申请人都有攀比的心理,看到与自己条件相当的其他人申请到了某个学校,自己也一定要去申请这个学校,而不太关心这个学校的专业及方向是否跟自己匹配,师资团队的背景如何,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在当地的声誉怎样。

  在美国找工作必须考虑一种地缘效应。比如说,我们都知道MIT是世界级的工程牛校,但却很少有人知道,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 Amherst的理工科专业,以及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的理工专业,在当地雇主的心目中的地位,是仅次于MIT的。与此同时,雇主们也会考虑到MIT学生毕业后,对起薪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但另外两个学校则好一些。从另外这两个学校毕业后,在麻省找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但如果跑到加州去工作,你会发现有些雇主根本不知道这两个学校的存在,没有听说过。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 Amherst的计算机专业跟MIT等牛校有研究上的合作关系,学校这一专业在美国的名声也是很高的,在USNEWS的排名上,也可以看到这个学校的计算机科学专业排名是全美20名,仅次于Purdue,UPenn,Brown这样的工程牛校。然而在选校时,很少有申请人能注意到这些信息,因为他们只看到这个学校的综合排名在100名左右。如果你的目标是毕业后在美国找到一份工作,那应该多多了解这些在各个地方有着不错就业情况的学校,而不仅仅是USNEWS上一个排名的数字而已。

  如果毕业后回国工作和发展,很多人说国内的雇主通常只看毕业院校的排名和知名度,因此有部分申请人对学校的综合排名看得很重。这种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然后事实上,综合排名好的这些学校,在很多研究生专业的声誉及排名上也并不低,申请的难度并不会大幅下降。建议这些希望今后回国工作和发展的申请人,在回国之前,应该争取在美国工作一段时间,少则一年,多则三五年,然后再回国,以在美工作的经历去应聘,而不只是一纸文凭。相信以这样的背景回国工作,你成为海待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而且也更加容易找到不错的工作。

  GPA与专业背景

  GPA(Grade Point Average)是美国学校用于计算和评估学生学术水平的标准,与中国的百分制评分标准类似。GPA的满分是4.0,通常而言,达到3.0(相当于中国的80-83分左右),是顺利进入美国众多院校最起码的基本条件。然而近两年来,不少申请人在取得了TOEFL和GRE或GMAT高分成绩的同时,GPA却只有2.8、2.7、甚至不到2.5。这会给申请工作带来很大的问题,因为TG成绩对GPA的弥补作用是很小的,尤其是TOEFL。因此,每一个申请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平时学习表现给予充分的重视,因为TG成绩毕竟只是考试分数,并不能代表申请人的学术能力,而学术能力是决定是否能被录取的重要因素。

  有的中国大学采用的是5.0分制的GPA,以下是4.0与5.0分制的GPA换算表格,可以作为参考:   

 

4分制

5分制

A+

4.00

5.00

A

4.00

5.00

A-

3.67

4.50

B+

3.33

4.00

B

3.00

3.50

B-

2.67

3.00

C+

2.33

2.50

C

2.00

2.00

C-

1.67

NA

D+

1.33

1.50

D

1.00

1.00

D-

0.67

NA

F

0.00

0.00

  除了GPA之外,专业背景也是需要申请人特别加以提升的。GPA体现出的是申请人对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学习的态度,而专业背景所体现的则是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学术的创造力、研究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领导才能、学术上踏实的作风、其他与申请专业相关的技能等软性条件。专业背景通常包括:论文、发明创造、实验室经历、研究经历、项目课题经历、专业或学科竞赛、实习或兼职、全职工作经验等。专业背景可以对GPA的不足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但不能替代GPA,因此就算有不错的专业背景,保持3.0的GPA仍然是申请名校的基本要求。

  TOEFL,GRE,GMAT

  这三个成绩常被简称为TG或GT成绩。由于每个学校都设定了自己的TOEFL分数线,而且随着排名的上升,对GRE或GMAT成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TG成绩常被用来判断一个申请人所能申请到学校的排名范围。而确定申请一个学校把握有多大的主要因素,仍然是申请人的GPA和专业背景。尽管TG成绩很重要,但对于成功申请来说,它们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申请文书

  申请文书主要是Statement of Purpose(个人陈述)、Recommendation Letters(推荐信)、Resume(简历)。一些排名较好的商学院还会额外要求完成Essays(命题作文),而且有的学校Essay数量还不少。

  个人陈述中,申请人需要阐述的是主要是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Why this program?(为什么选择我们这个专业?)Why now?(为什么是现在需要就读?)Why you are academically ready or potential for the program of study?(你为什么觉得自己在学术上做好了就读这一专业的准备,或自己具备学习这一专业的潜力?)。

  推荐信通常要求是professional recommendation,或academic recommendation,即与学术及潜力相关的推荐内容。因此,申请人应该主要找对自己的学术水平有较多了解的专业课老师、论文导师、项目或研究的负责人、雇主等人来写推荐信。在这些人选中,如果有牛人,比如学院的院长、系主任、院士等,当然就是锦上添花的。但切不可因为推荐人的地位和职位很高,就盲目地去找他们来完成推荐信。如果他们并不认识推荐人,那这样的推荐信就是造假,写出来的内容也往往是缺乏说服力的。

  简历只需要做到很客观地罗列自己的学术经历,并不需要做很详细的阐述,或是有意的表现自己有多好,否则很可能适得其反。(鑫泉留学网) 



鑫泉出国全国品牌留学机构,提供最新留学资讯,为您成功留学不遗余力!如有疑问欢迎拨打以下咨询热线:

大连咨询电话:0411-82551880
沈 阳咨询电话:024-23286508
太原咨询电话:0351-5228980
石家庄咨询电话:0311-89697888
鞍 山咨询电话:0412-5557323

资讯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