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会员优惠
用 户 名:
密  码:

你为何被美国名校拒之门外?

发布时间:2013-11-21 15:37
 

  2013年美国大学本科录取工作基本尘埃落定。据数据显示,今年录取率整体低于往年,以哈佛、耶鲁为首的多所顶尖大学更创下了各自的历史最低录取率,八所常春藤名校平均录取率仅为9.2%。在竞争激烈的申请中,越来越多优秀的学生被名校拒之门外。

  谨以此文,与广大留学生家庭共同探讨中国优秀学生被美国名校拒之门外的深层原因。

  扎堆申请,竞争激烈

  对于在中国学生来说,要上美国名校面临的一个挑战来自于地域因素。由于美国高校特别注重学生的多元化,希望能有更多样的文化来丰富校园学习生活,而中国学生往往都是扎堆申请,这就是录取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学生素来有名校情结,这在美国大学申请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尽管美国拥有三千多所大学,但是中国学生大都将目标锁定在常春藤、排名前100位的顶级名校。然而,美国大学每年对中国籍学生的录取名额有限。哈佛的录取名额为9人,耶鲁13人,普林斯顿4人,麻省理工5人……据保守估计,这些学校每年的中国学生申请人数都达到数千人,而且人数逐年增加,导致中国学生申请美国名校的难度越来越大,中国学生的录取率甚至达不到学校整体录取率的1/10,可谓千里挑一。

  除了高分,一无所有

  中国学生擅长考试,要刷出托福高分、SAT高分并非难事。不可否认,这确实是名校筛选人才的指标之一。但是很多的学生除了高分之外,就看不到太多的闪光点,甚至留给招生官产生“这类学生很无趣”的印象。擅长标准化考试的学生也许能够获得较好的学校的青睐,但是却难以踏进顶尖名校的大门。

  为此,建议广大准留学生们要摒弃“唯分数论”的思维。我接触过不少高分学生,当他们被问及“如果竞争对手的分数和你一样,你凭什么致胜?”这类问题时,往往支支吾吾答不上来。要知道,名校更为看重的是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研究能力、执行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比起刷分,如何让自己身上有更多的闪光点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千篇一律,看不到个性

  招生官收到的申请材料达上万份,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文书材料得到关注和重视?应该在书面上展现怎样的形象和品质,才能打动招生官?我认为,许多优秀学子被名校拒之门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你和其他申请者太相似了,我不需要这么多相同的面孔和脑袋”。

  为此,需要在申请材料中展现出你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可以表现为你曾经组建过一支乐队,你在某一个少有人研究的领域做过调查,你曾经徒步周游等,是你与他人不同并且让你个人形象丰满的地方。

  对学校了解得不深入,兴致不强烈

  和企业招聘一样的道理,招生官也很注重学生的“报到率”。所谓报到率,即真实抵达学校报到的学生数量,与学校发出的offer数量之间的比例。报到率对于一所学校的排名和声誉来说很重要,为此校方非常重视。

  建议学生在投递申请之前,一定要对申请的学校、院校和专业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如何让招生官确信“我给你发了offer,你肯定会来学校报到”?一方面,学生可以在参加游学或者参观美国大学时,直接找到院系招生办,与招生官面对面交流,表达自己的求学热情;另一方面,可以参加各类教育展,在展会上直面招生官,让招生官看到你的诚意并加深印象。

资讯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孙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