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美国多所名校录取人数创新低,申请人数却创新高。除了刷高分,拿什么去叩美国名校大门?美校招生方式不断变化,鑫泉专家建议要善于发现及培养自身独特性。
今年,斯坦福大学录取了13名中国学生,录取率达历史新低——5.69%,较去年下降0.73%。而这,并非特例。今年,美国多所名校的录取率均处历史最低值。比如,哥伦比亚大学录取率为6.9%,较去年下降0.5%;普林斯顿大学为7.3%,较去年下降0.6%。
急剧增长的申请人数有如蝴蝶振翅,引起招生方式的一系列变化:语言门槛提高、面试高校增多、作文重要性提升、新增会考成绩。
别急!在疲于“应试”之前,不如先静下来问问自己,“我是谁?我要什么?我的独特性又在哪里?”
事实上,来自中国申请人数的激增,已引起美国高校招生方式(门槛)的各种显性变化。
变化一:语言门槛不断攀升
“其实,美名校本身并无语言门槛,语言成绩并非硬线,不存在不达标就被拒。而现在的语言分不断提高,是被中国学生炒上去的。”。
变化二:新增要求提供会考成绩
变化三:要求面试的美高校增多
自去年起,不少学校新增“面试”环节。“以前,只有前30位的学校需要面试。”。“光是书面材料,还无法全面真实地判断学生。面试,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口语水平、思维逻辑能力等。”鑫泉留学专家说。
30位以后的高校,一般委托第三方机构代为面试,问题通常基础而宽泛。
前30位名校的面试,则由他们的中国校友负责。因为,“校友面试,可找到与他们自身特质相似的学生,就是当初学校录取他的原因。”
变化四:作文书写的地位突显
作文(Essay)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申请美国名校,一般需写两篇作文。一篇,是在线通用申请系统中的作文,各校无差异。另一篇,则是各学校自定义的话题作文。
今年,通用申请的作文,字数上限增至650个单词,更强调清晰简洁的写作能力,以及个人独特性。
美国名校究竟想从作文中看到什么?斯坦福大学官网上的一段话,可作为注解:“写一些对你来说最重要、具有独特意义的事。相对于华丽复杂的词汇和句式,选择你 感兴趣的话题,表达你自己的想法,展现你个人特质,更具有吸引力。我们希望通过作文,‘看到’背后的那个人。你的个人观点(通过话题表达),远比特殊的话 题本身重要得多。”
申请人数创新高,录取人数创新低
无论对于申请人数,还是录取率,大部分美国名校都用“历史性”的字眼描述。只不过,前者,是历史性的高;而后者,是历史性的低。
美国常春藤联盟中,有7所高校录取率达新低(联盟高校共8所)。比如,今年,哈佛大学共收到35023份申请,录取了2029名学生,申请人数较去年增长了2%,录取率为5.8%,较去年下降1%。其中,“11.1%是国际学生,中国籍新生有9名。”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副教授钟布说。
常春藤之外的美国名校,也多存在着同样现象。
“今年,学校共收到38828份申请,录取了2210名学生,录取率为5.69%。”斯坦福大学校报显示。据公布的数据,其中有13名中国学生。而去年,学校的录取率为6.63%。
留美本科生首超研究生,美高校减少中国学生名额
今年,更是产生了一个新现象。“首次出现留美本科生的人数多于留美研究生的人数,以往都是留美研究生人数更多。”鑫泉留学专家透露。
但在申请人数增长的同时,“美国名校每年的招生人数稳定,而且,国际生的比例也稳定。”鑫泉留学专家表示。
不过,她认为,这种现象只是个例。“美国名校的录取结构相对稳定,(减少中国学生的)问题不大。”
招生变化:应对万变中的不变之道,在哪里?
虽然,招生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但其背后,有条隐性的原则,却从未变过——“发现你的独特性”。
在鑫泉留学专家看来,变化的并非美国招生思维,而是中国学生。
“以前,高分不多时,个人陈述和小作文并不如现在那样被重视。大家以为,考个高分就有竞争力。于是,都去刷分。可当全是高分时,老美困惑了,申请人的独特性在哪里?他们就去看学生的个人经历。对此,学生们就去做各种活动,丰富个人经历。现在,个人陈述中尽是千篇一律的公益活动。老美又困惑了,申请人的独特性又在哪里?于是,他们只能再次调整考察方式。”
建议一:找到自己的独特性
“美国一直崇尚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多角度评价学生。”他说。不过,多元化的中心是,“真实的你,你之成为你的各种特质。”可事实上,鑫泉留学专家发现,“不少学生找不到‘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最关键的恰是,“Be yourself”。去找“自己”,发现自己,展现自己。相对于“杂乱无章的活动经历”,我们更愿意看到学生,“其他什么都没做,只是一直在观察一窝蚂蚁。”
建议二:参加与兴趣及发展相关的活动
相对于刷高分,“气质与真正的能力更重要。”鑫泉留学专家建议,高一起,就可多维度准备。“真正去参与一些活动,而不是编造。”
活动经历,应与个人兴趣特长或是今后的专业方向相关。一位申请生物专业的学生,高二整个暑假,都在杭州动物园,观察猩猩母子。“如果他高一就去,高二继续观察做后续报告,那就更完美了。”鑫泉咨询顾问向我们介绍了一位申请美国留学的她的学生。
建议三:积累人文素养
学生的人文素养,十分受美国高校重视。因为,“人文素养,更可见一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思路。”所以建议大家,“平时多看时政、历史与社会方面的书。”
建议四:美国东西部学校、公私立学校有别,各校个性迥异。
“一般来说,东部的学校传统保守,西部的学校更开放,有创新精神。”。“公立学校,相对更重视申请者的学业成绩和学术能力。私立学校,则更注重申请者的特性,比如,领导力、沟通力、管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鑫泉留学专家透露。
“这与学校办学的资金来源有关。”公立学校,受各州的政府财政支持,“更爱应用型的人才”;而私立学校,全赖校友捐助,“得看到毕业生今后有潜力和意愿捐助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