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专业申请,你一样有PK本专业申请人的资本!
留学申请这个事儿,说大能大,说小也小。最后呈现在学校录取委员会面前的,就是那么几样申请材料:GPA、学位证、语言成绩、GMAT/GRE成绩、CV、PS、推荐信、Essays、资金证明等。学校考虑是否录取申请人,关键就是看这些材料最多再加一个面试。
对于转专业申请者来说,要体现竞争优势,就要在这些申请材料上下功夫。这里的意思不是说花人民币、费心思、找关系去把这些材料做的多么漂亮,而是说,转专业申请人要怎样将自己的优势在这些材料上体现出来。本文仅以其他专业转申商科研究生专业为例,对转专业申请中的是是非非进行分析。
一、扬长避短。这里的“短”肯定就是转专业申请者所不具备的本专业知识学习经历。怎样扬长避短呢。这个“长”主要体现在学习能力上——转专业申请者可以尽情体现自己所学专业上所获得辉煌与成就,获得的奖学金、发表的论文、做过的科研、实验项目等要一一列举,并尽量将自己的专业向将要申请的专业上靠近,比如理工科学生可以突出自己具备优秀的数理、定量分析和动手能力,并列举出学过的数学课程等。语言学的学生则可以强调自己在语言、文化学习上的天赋,并说明自己已经获得的语言等级。法律专业的学生则要突出强调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出色的表达能力,并突出强调对于商法的学习经历等。宗旨就是从申请专业和自己所学专业中找出他们对于学习能力要求方面的共通点,再将这种能力具体化,放大化,说明自己具备学习申请专业的能力。除了学习能力,还要展现自己的综合能力,包括校园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社会实践等。商科申请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要尽量多的突出申请人在这些活动方面所培养的领导、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综合能力。
二、想法独特。转专业申请者在申请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申请这个专业,兴趣?职业目标?梦想?不管是哪方面,首先一定要给自己一个能说服自己去学习他的理由。在申请过程中,申请者需要结合自己对于申请专业的理解,详细的说明自己的长短期职业目标以及实施计划,最好是将要申请的专业方向和自己以前学习的专业方向结合起来,拟定一个自己的职业目标。比如之前一个法语专业的学生申请美国的市场营销专业,她说明了自己在学习法语过程中,详细了解了法国的奢侈品行业,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的职业目标也是希望毕业后从事奢侈品行业相关的市场营销工作。如此一来,巧妙的将职业目标、本专业、申请专业有机联系起来,突出申请者适合学习该专业的独特之处,增加了竞争力。
三、成绩取胜。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较高的成绩来提升竞争力。成绩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GPA、IBT、IELTS、GMAT、GRE等。成绩是对学习能力最好的证明,好的成绩可以直接给录取委员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加上其他有竞争力的材料,申请成功并不是一件难事。
四、主动出击。在申请过程中,转专业申请者要在选定了学校之后主动和学校的录取办公室联系,比如询问课程设置、国际学生录取比例、录取条件等,在递交了申请之后要主动询问学校是否收到材料、是否有需要补充的材料、如果有需要的话,自己非常愿意接受学校的面试等等。有人会觉得这样做是多余的,因为学校的网站上明确告知一些相关信息。但这么做并不只是获得相关信息那么简单,这么做可以提升申请者在录取办公室的“知名度”,录取委员们在接到诸如你的电话、邮件时,会进行讨论,会觉得你确确实实是对他们学校、对你申请的这个专业非常感兴趣,非常在乎学校是否会录用你,进而觉得有着这样一种执着精神的你会比较适合这个专业的学习。
留学申请,就是一个你向国外学校展示自己的机会,所以,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用心,那么即使是转专业申请,你依旧有着别人无法复制的最强势的竞争优势——你自己。世间万物本就有着必然的联系,虽然通过不同的专业进行了划分,但是只要你找到了掌握它们的规律,只要你下定决心做了,总会殊途同归。条条大路通罗马,转专业申请,你一样有自己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