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人文科学。人文科学是以观察、分析及批判来探讨人类情感、道德和理智的各门学科和知识的总称。主要包括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宗教学、神学、美学等。这里面,最要看的是有关历史、哲学的内容,特别是历史。你看名人传记,你会发现不少人是历史专业毕业的,这方面可以参考我以前写的文章。
社会科学大体上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等。自然科学含括了许多领域的研究,自然科学通常试着解释世界是依照自然程序而运作,而非经由神性的方式。数学,力学(属于物理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以及生命科学等。对于文科生来说,学习自然科学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何况是自学。实在看不下去,我认可在自然科学里面,一定要学好数学。其他可以看一些科普读物即可。
读书一定要会读书,绝不能像猴子掰玉米。首先,读书一定要做读书笔记。当你看到你觉得非常有道理,对你的人生有指导意义的词、句、段落一定要抄到你的笔记本上。有时候故事太长,我喜欢干脆撕下来这几页(这是买书的好处,如果是图书馆的书,千万不要干这种事),然后贴到笔记本上。然后经常看你的笔记本,这样才能将厚书看成薄书,这样才能慢慢变得知识渊博。我也经常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如果你真的可以做好将读书和自己的人生体验想结合,你可以做到孔子所说的境界。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海无涯,书实在太多,那如何选择呢?一方面,像我刚才说的,先要有知识构架,就是你最终要从那些学科体系去完善你的学识,另外一方面,要有选择的能力。例如如果你读很多书,都提到同一本书,那么这本书一定值得一读。例如我在读很多名人传记的时候,大家都提到马克思韦伯的书。我以前不知道这位马克思到底何许人也,但既然大家都在讲,这个人的书一定值得一读。
很人多讲,读书太多,是不是会成为书呆子。其实,我一直认为书呆子往往是只读一方面的书,而且往往研究过深,如果你涉猎广泛,非旦不会成为书呆子,反而更加深沉,更加成熟和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