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找留学机构的申请者是“蠢人”
不少DIY申请者认为,经留学机构辅导申请到好学校的学生,是单纯的“纯”或愚蠢的“蠢”,在他们看来,这些申请者之所以申请到名校是因为自身条件很“牛”,结果是白白送钱给留学机构。对此,专家认为“一些DIY很可能不了解经留学机构的协助而申请到好学校的学生的实际条件,也不可能深入了解办理过程和申请者内心的真实想法。”他指出,许多经专业辅导而进名校的学生,都是对自身很有信心的优秀学生,同时对美国名校的申请也有正确认识,具备“谦逊”和“追求完美、从好(A)到更好(A+)”的人格特质,从而能在“牛人”堆中脱颖而出。
与此相反,也有更多的人虽然很“牛”,但最终却被名校拒绝。学美张恒瑞指出,即使是牛人,进名校也不容易,有许多学生最后只去了一般的学校。因此,条件一般的学生要进名校,需靠留学机构的经验和专业来创造奇迹。
●误区二:依照不专业的排名观点衡量留学机构的申请结果
针对排名和选校,留学论坛上长期流行着不完全正确的观点,即认为赴美读研应依照专业排名来选校,并以此来判定专业留学机构的申请结果是否“抢眼”。专家认为,若读博士,可先考虑专业排名、教授风评等,而读硕就应先考虑大学排名,其次才是专业排名。美国排名靠前的综合大学,无论专业排名如何,几乎没有什么专业特别容易申请。甚至如今许多就业热门的跨领域专业,美国US News并未提供排名,但依照综合排名来做选校依据的美国学生和国际学生都占较大比例。
●误区三:自己最了解自己
“没有人会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所以留学机构不可能比自己申请得还好。”这是DIY提倡者深信不疑的误区。专家认为,其实这句话存在严重的逻辑问题。首先自己肯定最了解自己,但自己不一定会比有多年申请经验的留学机构更了解申请者所要申请的专业,以及审核官所看重的条件。其次,自身可能并不知晓背景条件中哪些与所申请专业相关,为何相关,如何选出重点来做陈述,怎样提升申请条件,如何最好呈现自己是一个well-qualify、great potential的申请者。而专业的留学机构却能在充分搜集学生整个背景条件后,加以研究和分析,拟定出文章的架构和应该呈现的内容,此时“自己最了解自己”就不再成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