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生,在考研失败之后慌张的找到我们,因为考研失败的打击让他们想到了出国留学,可是,同时又有诸多的担心,时间是否还来得及?考研期间所做的努力是否都已经付之一炬,对于申请来说一点价值都没有?从考研转到申请,半路出家,这样做的难度是否会更大?诸如这样的疑问很多,实际上我们只要振作精神,好好准备,即使考研失败了,我们还是可以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的。
我们首先要肯定的是时间上来说,稍显紧张,但是只要得到合理的指导,是完全来得及的。我们国内考研的时间是每年的一月份,得知自己成绩大概要在三月份左右。我们根据申请的国家来逐个分析一下,美国各学校的截止日期相对来说都较早,硕士的截止日期是在12月份到一月份之间,博士会早一些,有些会在11月中旬到11月底就截止。加拿大大部分学校也集中在11月到1月之间,英国的学校大部分都是rolling,没有明确的截止日期,原则上来讲,在开课的几个月前完成申请都是可以接受的。这样算来,从三月份到11月份我们依然有将近9个月的时间来准备自己的留学申请,在这期间完成我们的文书写作,学校选定,材料邮寄等等工作。当然,除了做这些材料准备的工作之外,我们还需要考出漂亮的TOEFL成绩或者IELTS成绩。所以我们不妨再来说说这个时间,假如我们需要准备的英语考试是GRE和IBT,为了后面的时间足够用,我们选择6G,这样即使我们一战的成绩不好,到时候再准备10G也勉强来的及。6G是在6月初就考完了,我们接下来报考IBT,IBT由于基本上每周都会有考试,所以考位不会那么紧张,我们根据自己每次的成绩情况报考就可以。虽然考试的内容会相差很多,但是只要自身的基础扎实,最紧张的也就是考前的集中复习。其他方面,比如提高GPA和提高专业背景这是作为一个学生最基本的素质,无论是考研还是出国留学,优秀的专业成绩都是必须的,所以从这点来说,考研和出国留学没有矛盾之处,所以也不会增加额外的时间负担。
那么我们接着上面的话题再来看看大家所关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不是考研失败之后再选择出国留学会增加申请的难度,或者说考研之前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在留学申请这都归结为零了呢?其实我们绝对不可以这样以偏概全。从语言考试来说,我们在复习国内研究生外语考试转到复习TOEFL或者IELTS,我们大部分时间还是花在基础积累上,最简单的词汇量的积累,这点上没有丝毫矛盾的地方。从招生制度上来说,我们国内的研究生招生规则和国外的制度显然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但是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招收背景最优秀的学生,只是侧重点会不同。比如说,国内招生的时候会更侧重于学生的基础能力,理论知识基础,而国外招生委员会是不能仅仅凭借着成绩单来决定一个学生是否会被录取,所以他们比较侧重与看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不是仅仅指他的应试能力,还有一点就是学生的背景是否和学校的招生需求是否一致。纵使你千好万好,我们学校不需要这样的人才,那么也是白搭。所以我们从考研转到留学申请之后,必须要加强的便是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尽多的参与实验和实践项目。在这一点上,我相信考研期间专业课程的复习准备,所积累的专业知识还是对我们的帮助很大的。其次,收集海量的学校和招生信息,对比分析,选校定位。这一点是我们考研期间所不曾尝试去做的,可能需要花费一点的时间,但是只要从自身条件出发,有较为专业的指导,不要人云亦云,那么也不会是很大的难点。
最后,做一点总结,虽然说考研失败之后我们还是可以实现自己留学的梦想,但是从专业角度来说,提醒大家还是尽早准备,这样我们得到更满意结果的几率会更高,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更仔细的想明白自己适合的研究领域,适合哪种学位,适合选择哪个国家。毕竟,大的形势下,国内的高校除了几个特殊的牛校之外,普遍来讲,整体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都要落后与国外,资金投入,奖学金也不是很丰厚,所以,出国读研无疑是一个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