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5年3月美国各所名牌大学陆续放榜,2014年的美国留学申请也落下大幕!面对几家欢喜几家愁的美国名校录取也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对于今年很多赛达高分学生被拒,颗粒无收的“怪圈”。在这里就一些家长和同学私信我,希望我谈谈今年高分同学美国名校冲击无果的原因,以及在今年9月的申请中大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今年录取的事实是这样的:很多SAT成绩在2200-2300之间的高分同学普遍被全美名校拒录,甚至有的同学非常不幸,全拒!!甚至原来较容易录取的文理学院,今年也普遍不再青睐中国学生。针对以上所谓的“怪现象”,鑫泉留学美国项目总监张敬一老师有话要说:以下是一姐分析赛达高分学生全拒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解答。
经过一姐的综合分析,通过众多数据,我们得到如下的事实:美国高校并没有减少录取名额,也没有增加录取难度。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以下的一则数据:
备受海外学生青睐的哈佛大学也在12月向977名早申请者发送了录取通知书,5919名来自全球各地的申请者中有16.5%获得了录取,虽然录取率创下哈佛2011恢复早申请以来最低,但录取的亚裔学生总数却有所增长,占到录取人数的22.5%,为各少数族裔之首,女生获录取比例也比去年高出近5个百分点。
布朗早申请录取了617人,早申请人数3043人。这是布朗大学提前录取人数最多的一年。
杜克大学早申请录取了815名学生,早申请人数总计3180,录取率为26%,比去年上升1%。提前录取的这批学生有9%是国际生。
达特茅斯学院早申请录取了483名学生,早申请人数1859人,录取率26%。“今年早申请录取比去年增加10.7%。”被录取学生的平均SAT成绩是2145,平均ACT成绩是32。
通过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今天的录取难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录取名额也没有超出想象的少!我们还是可以持平常心态理性得来看待今年美国名校的录取趋势的!
就另一方面来讲,之所以会造成高分学生悲剧(被拒)而相对低分的学生录取的混乱局面,还得从我们自身的原因找起!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回想一下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SAT亚洲考场作弊现象,不难看出,美国的大学已经对中国孩子的考试成绩表示怀疑了!从申请成绩的角度来说,有不少同学以SAT2100+的分数,就能得到全美TOP20名左右大学的录取。但是,也有更多的SAT2300分的同学,被这些大学拒录,就是这个原因。还有一点不容忽视:SAT考生数量逐年递增,2014年超过167万高中毕业生参加了SAT考试,使之成为历史上数量最多的SAT考生群体。自2008年以来,参加SAT考试的毕业生每年数量增长了6%。而目前每学年有将近300万学生通过170多个国家的将近7,000个考试中参加SAT考试。僧多肉少,成绩的真实性等等原因成了今年混乱局面的直接导火索!
一姐具体分析赛达高分学生被拒,低分学生录取的原因,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
原因一:考试作不了弊,学术造不了假,成绩的真实性决定了美国名校对你的青睐!
2014年SAT考试题目泄露一事愈演愈烈,在2014年之前,虽然也有零星的学生作弊,但是没有形成规模。 2014年5月和6月,部分的机构在考试前一天晚上或者当天早上6点的时候收到当天亚洲考试的写作题目。之后,部分机构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预测,称押中题。2014年10月,11月,12月三次考试SAT考试作弊失控,相当多的学生甚至机构掌握全套答案甚至考题。出题机构College Board(美国大学委员会)和主办机构ETS延迟发布亚洲学生SAT的分数,相当多提分过快的学生收到 College Board的邮件,称成绩不能正常提供。
别把美国大学当傻子,他们完全可以从更多方面的材料评判学生成绩的真实性,比方说短期内提分过快,托福和SAT成绩不匹配,SAT作文单项分数低,SAT分数高与申请材料质量不匹配等,来找出逻辑矛盾。举一个例子,一般如果学生SAT分数高,那么他的英语水平和思想成熟程度都会很高(SAT高分,说明学生已经有较好的三观体系),但是如果学生在申请材料中展现的内容过于模板化,那这个成绩就可能是假的。因此,即便学生没有作弊,但是符合上述特征,那么就会比较惨。因为如果美国大学再不使用杀手锏,等于鼓励学生考试作弊。只要你是怀疑对象,无法自证清白,那就等同于作弊。
建议:合理安排考试时间,让自己的进步循序渐进。要提前做好准备,最好在每年上半年的1月、5月或6月就参与SAT考试,或者提前一年就着手,尽量不要拖到申请当年的10月才第一次考。千万不要轻易裸考SAT。真的不希望大家采取考试作弊或者其他的不正当手段,用虚假成绩申请美国名校,即便你侥幸进入大学,也会跟不上美国大学紧凑的课程而最终导致没法毕业。还有在这里提醒大家:今年10月SAT考试,亚洲考场肯定还会不安生。为了不耽误大家ED的申请,可以考虑提前去东欧国家参加考试,时差影响会小很多。
原因二:课外活动走形式,雷同度太大,美国招生官也不是傻子!
除了高分以外,今年常春藤学校和其他名校也更偏爱背景多元化和更有个人特点的学生。今年不少学校的申请系统都给了学生更大的上传空间,用来展示自己的实力。从目前获得录取的学生背景来看,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能熟练掌握第三门甚至多门外语、曾经在美国名校有过暑期课程学习经历并成功修得学分、参与过国际慈善志愿活动等多元化经历的学生显然更有优势。
根据美国名校早申请录取释放出的信号,一姐建议大家,在申请美国名校时除了把重心放在刷高分上,对自身特点的挖掘也千万不可忽视。“课外活动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但并非做得越多就越有录取筹码。学生应该集中选择一两项可以代表自己个人特点的活动深入开展,让活动成为个人符号,这样在申请当中才能更有优势。”如果你没有经历,就不会有深刻的感受。换句话讲,即便你真的经历过,如果没有深刻的感受或者想法,也等于没有经历。换句话说,招生官更看重的是学生的感受,而不是经历本身。成就再高,如果没有感动自己,也毫无意义。
建议:课外活动必不可少。但是一定要真实。课外活动的“质”比“量”更为重要。也就是说,要对已有活动进行梳理,将某一个或几个能突出反映你特点、优势或能力的活动找出来,将这些活动深入下去或挖掘到更高的层次。这样的活动才更易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美国名校从课外活动中来观察你的特质、潜力、优势,看的是活动给你带来了哪些变化,而你又能从活动经历中收获什么。你不一定需要去国外做什么轰动的事情,如果去麦当劳打工可以融入社会,这也是个好主意。
原因三:申请文书材料空洞,语言辞藻再华丽,也白费!
有不少同学的申请文书是外国老师帮忙修改的,或者是中国老师帮忙修改润色。但是即便文章辞藻再华丽,内容空洞洞的,看不出任何想法也就是去了申请文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也正是一些高分同学犯的通病。个性与多元,在美国,发挥到了极致。无特色的标配,他们不爱。独特的个体,会被珍视。这一特点,当然地,用在了最关键的人才选拔上。
建议:给大家举个去年轰动一时的泡面哥被罗切斯特大学录取的例子:罗切斯特大学给这名男生的录取通知书上这样写道:“在得知你对拉面的狂热以后,辅导员推荐了你,委员会和我都确信你会坚持到底,并且能作为罗切斯特的一员成长得更加强大。”“泡面哥”的泡面经:个性+执着+探索,是的,这就是美国。这名男生神奇的录取经历,恰是美国文化的一个折射。他们不爱统一,他们更崇尚个性与多元。而这只是美国名校所关注的其中一个点而已!
本文作者:鑫泉留学美国项目总监 张敬一
鑫泉出国全国品牌留学机构,提供最新留学资讯,为您成功留学不遗余力!如有疑问欢迎拨打以下咨询热线:
资讯来源:鑫泉留学
责任编辑:孙卉